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第1題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參考答案】
D
試題解析:
馬斯洛假定人類有七種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他還認為在上述需要的滿足過程中,各種需要不僅有層次高低之分,還有前后順序之別,只有低層次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后,才能產(chǎn)生高層次需要。馬斯洛將以上七種層次的需要分為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為基本需要,較高的后三層為成長需要。
第2題首次提出“人力資本”理論的學者是( )。
A.布魯鈉
B.贊科夫
C.舒爾茨
D.皮亞杰
【參考答案】
C
試題解析:
舒爾茨是美國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1979年獲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他是西方人力資本理論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3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實驗演示使學生得到感性知識,這屬于( )。
A.實物直觀
B.模像直觀
C.言語直觀
D.感知直觀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知識直觀的三種類型是:實物直觀,即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例如,觀察各種實物、演示各種實驗、到工廠或農(nóng)村進行實地調查訪問等;模像直觀,即在對事物模像直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直覺的能動反映,例如,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和教學電影電視等的觀察和演示;言語直觀,即在形象化的言語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想象而進行的一種直觀的能動的反映形式,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文藝作品的閱讀、有關情景與人物形象的領會。
第4題 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 ),對當時的心理學發(fā)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對當時的心理學發(fā)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第5題桑代克提出眾多學習律,其中描述動機的是( )。
A.效果律
B.準備律
C.練習律
D.同化律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在桑代克體系中,動機被看做是一種在特定時刻存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特定準備方式。學習者是否會對某種刺激做出反應,同他是否已做好準備有關,即桑代克所謂的“準備律”。
第6題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蘇聯(lián)的教育學教材是( )。
A.凱洛夫的《教育學》
B.岡察洛夫的《教育學》
C.巴拉諾夫的《教育學》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學》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蘇聯(lián)的教育學教材是凱洛夫的《教育學》。
第7題狹義的師德范疇不包括( )。
A.教師的幸福
B.教師的義務
C.教師的人格
D.教師的修養(yǎng)
【參考答案】
D
試題解析:
狹義的師德范疇包括: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公正、教師的仁慈、教師的義務、教師的良心及教師的人格等范疇。
第8題認為遺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記憶被壓抑的結果的理論是( )。
A.衰退說
B.干擾說
C.同化說
D.動機說
【參考答案】
D
試題解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認為,為避免痛苦在記憶中復現(xiàn),當事者需要對自己加以抑制,將意識中不愉快的經(jīng)驗,刻意施加壓力,將之壓抑在潛意識中。此種現(xiàn)象稱為動機性遺忘。
第9題大學英語等級考試是一種( )測驗。
A.常模參照性
B.標準參照性
C.總結性
D.發(fā)展性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測驗結果轉化成標準分數(shù)成績,屬于標準參照性測驗,大學英語等級考試是一種標準參照性測驗。
第10題聘任或任命教師擔任職務應當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為( )。
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二年
D.四年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一般而言,聘任或任命教師擔任職務的任期為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