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赫爾巴特
B.裴斯泰洛齊
C.布盧姆
D.夸美紐斯
17.沈從文小時候經常逃學,而且長時間對老師的批評、斥責非常抵觸,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學老師利用校園里的一棵楠樹激發(fā)了他的進取心,沈從文最終成為了杰出的作家。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學生具有發(fā)展的( )。
A.普遍性
B.現實性
C.可塑性
D.差異性
18.教師隨意私拆、毀棄學生的信件、日記屬于侵犯學生( )的行為。
A,隱私權
B.身心健康權
C.人身自由權
D.受教育權
19.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識,常常會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實際生活中的相關情境或者設置模擬情境,這主要體現的是教學過程中( )的特點。
A.知情意的統(tǒng)一
B.掌握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的統(tǒng)一
C.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
20.以下對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點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B.有利于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C.有利于發(fā)揮集體的教育功能
D.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特長和發(fā)展個性
21.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能力基礎及其可接受性主要影響著課程內容的( )。
A.深度和廣度
B.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
C.深度、廣度和邏輯結構
D.科學性和邏輯結構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全面發(fā)展教育就是平均發(fā)展。
23.教師勞動是個體性和集體性勞動的結合。
24.考試中,主觀性試題越少越好。
25.學校教育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應該注重學生學科基礎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程序教學及其原則。
27.簡述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28.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包括哪幾個階段?
29.簡述智力的群體差異。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李南是一位剛走上教育崗位的年輕教師。上崗之前,他躊躇滿志,想象著老師的那些工作: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等都是那樣的簡單。而且作為物理教師,不用操心思想工作之類,可省去許多麻煩?傊畬τ谧约哼@個大學的高才生來說,要駕馭教師工作是輕而易舉的事。
然而,上崗兩個月后,李南沒有了往日的瀟灑,他沮喪到了極點。走進教室,他發(fā)現學生的表現比想象中的差多了,有一些對他沒有禮貌,時不時抓住機會向他挑釁。課堂上還經常出現辱罵打架的事情,真叫李南不勝其煩。李南不認為是自己無能,而是學生太差。他覺得,與其把時間花在這難見成效的工作上,還不如早點改行。他想辭職去做生意,但是仔細想想,就此離開教育工作,他多少又心有不甘。但如果繼續(xù)干下去,出路又何在?
問題:(1)李南想象中的教學與實際教學呈現出非常大的反差,其問題的根源何在?請幫助李南分析其境遇的原因。(9分)
(2)李南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請你給李南提出一些有關教學策略和課堂管理方面的建議。(9分)
31.材料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學生作業(yè)采用“漏一補十”“錯一罰十”的做法。
問題:你怎樣看待這一現象?請運用記憶的有關規(guī)律加以分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盧梭倡導自然教育和兒童本位的教育觀,這一點在他的著作《愛彌兒》中得以體現。他認為,人為的、根據社會要求強加給兒童的教育是壞的教育,讓兒童順其自然發(fā)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專家點撥盧梭是自然主義者,是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其自然人性觀出發(fā)的,他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fā)展過程的“自:然教育”,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愛彌兒》中有充分體現。
2.C【解析】學生雙方的需要及對方的期望構成互補關系時,較易組織在一起。因此,兩名性格不同的學生在一起更覺得自在是由于他們的需要互補性。
3.D【解析】思維是一種高級的認識活動,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閱讀、心算技能都屬于人的思維技能。
4.A【解析】群體規(guī)范是約束群體內成員的行為準則,包括成文的正式規(guī)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規(guī)范。群體規(guī)范通過從眾使學生保持認知、情感和行為上的一致,并為學生的課堂行為劃定了方向和范圍,成為引導學生行為的指南。
5.A【解析】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tǒng)、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fā)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的研究方法。
6.A【解析】埃里克森的理論認為人格的發(fā)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八個順序不變的階段,并指出了各階段的主要發(fā)展任務。其中12~18歲是青年期,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自我同一性,即獲得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專家點撥在人格的基本理論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發(fā)展理論和埃里克森的社會性發(fā)展階段理論在歷年考試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多以單項選擇題和辨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必須重點掌握。
7.C【解析】教師作為一名課堂管理者,負有維持課堂教學秩序和教學紀律的責任。
8.A【解析】負強化是指當環(huán)境中某種刺激減少而行為反應出現的概率增加時,此種刺激的減少,即通過厭惡刺激的排除來增加反應在將來發(fā)生的概率。
專家點撥強化是行為主義學派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歷年考試中經常出現的內容。強化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就是正強化和負強化?忌梢赃@樣進行記憶:正強化即實施獎勵,負強化即撤銷懲罰。同時,考生還要能夠正確區(qū)分負強化和懲罰,負強化與正強化一樣,都是使行為的概率增加,而懲罰則是使行為的概率降低。
9.D【解析】知覺的恒常性是指當距離、照明等外界因素發(fā)生改變時,知覺對象的大小、形狀和顏色都具有相對固定性。因此,一支白粉筆,無論把它置于明亮處還是黑暗處,人們的知覺都不會改變。
10.D【解析】布盧姆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領域。其中動作領域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整個身體的運動、協(xié)調細致的動作、非言語交流和言語行為。
11.C【解析】格式塔學派于20世紀初在德國誕生,其創(chuàng)始人為韋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學派主張研究知覺和意識,反對把意識分解為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意義。
12.B【解析】個案法是指對某個或某些被試在較長時間內連續(xù)進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發(fā)展變化的研究方法。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fā)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個案法有時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這樣可以收集更豐富的個人資料。
13.A【解析】學校文化是指由學校成員在教育、教學、科研、組織和生活的長期活動與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對外具有個性的精神和物質共同體。學校文化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教師文化,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者,他的價值觀念及行為方式是形成學校文化最重要的因素。
14.C【解析】人格也被稱為個性,是指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tǒng)合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qū)別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它是通過心理過程形成并表現出來的。
15.B【解析】不隨意注意也叫無意注意,是指事先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某些事物發(fā)生的注意。
專家點撥根據引起注意及維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確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為三類: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無意注意的特點是沒有預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有意注意的特點是有預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事先有預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